FPGA实现的联通区识别算法Verilog源代码
简介
本仓库提供了一个用FPGA实现的实时连通区识别算法的Verilog源代码。该算法具有以下特点:
-
低资源消耗:仅使用一片低端FPGA即可实现,无需外接任何存储器。代码在Xilinx的LX25上运行,仅使用了十几个块RAM,其余逻辑资源消耗也很少。
-
实时性高:算法采用并行流水线处理方式,对图像进行一次扫描即可完成所有连通区域的识别。识别每个连通区域的延时固定且很小,大约为扫描十几行图像的时间。
-
多功能性:在识别连通区域的同时,还能提供连通区域的面积、周长、外切矩形中心点坐标等统计信息。此外,还可以统计连通区域内特定颜色的点的数量。
-
高可靠性:该算法能够识别各种特殊形状的连通区域,如U型、W型等,并给出正确的统计信息。
使用方法
-
下载源代码:源代码已附在本仓库中,您可以直接下载使用。
-
联系作者:如果您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或有任何疑问,可以通过邮件联系作者索取更多资料。
适用场景
该算法适用于需要实时处理图像中连通区域的场景,如图像识别、目标跟踪、工业检测等领域。由于其低资源消耗和高实时性,特别适合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使用。
注意事项
- 该算法已在Xilinx的LX25 FPGA上验证通过,其他型号的FPGA可能需要进行适配。
- 如果您在其他平台上使用该代码,请确保FPGA资源足够,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
贡献与反馈
如果您对该算法有任何改进建议或发现了任何问题,欢迎通过邮件联系作者进行反馈。我们非常欢迎您的贡献,共同完善这个项目。
希望这个FPGA实现的联通区识别算法能够帮助到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