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FRC522 IC卡模块工作原理

2022-01-16

MFRC522 IC卡模块工作原理

简介

MFRC522 IC卡模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13.56MHz非接触式通信中的高集成度读写卡芯片。该模块支持ISO14443A标准的RFID技术,能够与MIFARE系列卡片以及其他兼容的RFID标签进行通信。本文将详细介绍MFRC522 IC卡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。

工作原理

MFRC522 IC卡模块利用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概念,完全集成了在13.56MHz下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式通信方式和协议。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  1. 存储结构
    • MFRC522 IC卡模块的存储容量为8192×1位字长(即1K * 8位字长),采用E2PROM作为存储介质。
    • 整个存储结构划分为16个扇区,编为扇区0~15,每个扇区有4个块(Block),分别为块0、块1、块2和块3。
    • 每个块有16个字节,一个扇区共有16Byte * 4 = 64Byte。
  2. 尾块
    • 每个扇区的块3(即第四块)也称作尾块,包含了该扇区的密码A(6个字节)、存取控制(4个字节)、密码B(6个字节)。
    • 其余三个块是一般的数据块。
  3. 特殊块
    • 扇区0的块0是特殊的块,包含了厂商代码信息,在生产卡片时写入,不可改写。
    • 其中,第0~4个字节为卡片的序列号,第5个字节为序列号的校验码,第6个字节为卡片的容量“SIZE”字节,第7、8个字节为卡片的类型号字节(即Tagtype字节),其他字节由厂商另加定义。

应用场景

MFRC522 IC卡模块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、电子支付、智能交通等领域。其低电压、低成本、体积小的特点使其成为智能仪表和便携式手持设备研发的较好选择。

总结

MFRC522 IC卡模块通过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技术,实现了高效、稳定的非接触式通信。其灵活的存储结构和广泛的应用场景,使其在RFID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。

下载链接

MFRC522IC卡模块工作原理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