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网络的组建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大作业计算机高级应用

2024-10-31

校园网络的组建与设计——计算机网络大作业【计算机高级应用】

项目简介

本资源文件详细介绍了一个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校园网络设计的项目。项目涵盖了需求分析、设计方案、VLAN划分、DHCP配置、NAT设置及网络连通性测试等多个方面,旨在创建一个安全、可靠、可扩展的校园网络,满足教学楼、学生宿舍、行政楼、图书馆和服务器区域的不同需求。

项目内容

1. 需求分析

  • 校园网划分为5个区域:教学楼区域、学生宿舍区域、行政楼区域、图书馆区域和校园网内的服务器区域。
  • 不同区域之间采用不同的VLAN进行划分,相同部门的计算机利用二层交换机进行互联,不同部门之间的通信通过三层核心交换机进行转发。

2. 设计方案

  • 校园网主要分为了五个区域,分别是学生宿舍区域、教学楼区域、行政楼区域、图书馆区域和校园网内的服务器区域。
  • 相同区域之间的通信利用2950-24交换机作为二层交换机进行流量转发,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利用3560-24PS交换机作为三层交换机进行流量转发。

3. VLAN划分

  • 根据校园网中的不同部门和主机数量,项目的VLAN划分如下:
    • 学生宿舍区域:VLAN 1
    • 教学楼区域:VLAN 2
    • 行政楼区域:VLAN 3
    • 图书馆区域:VLAN 4
    • 服务器区域:VLAN 5

4. DHCP配置

  •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,且学生常利用自己的计算机连接学校的网络,因此采用DHCP动态配置学生宿舍区域、教学楼区域、行政楼区域的IP地址。
  • 图书馆区域采用静态方式配置IP地址。

5. NAT配置

  • 在出口路由器中配置NAT地址转换协议,使得校园网中的任意主机可以通过出口路由访问公网中的主机。

6. 网络连通性测试

  • 通过Ping测试验证相同或不同的VLAN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连通,配置了DHCP动态获取地址的主机是否得到了正确的IP地址。

使用说明

  1. 下载资源文件。
  2. 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打开项目文件。
  3. 根据项目文档进行配置和测试。

注意事项

  • 本项目为模拟环境,实际部署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。
  • 项目中涉及的设备和配置仅供参考,实际操作中请遵循相关安全规范。

贡献

欢迎对本项目提出改进建议或提交问题。

下载链接

校园网络的组建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大作业计算机高级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