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M32串口1与串口2 DMA方式收发数据
简介
本资源文件提供了STM32系列微控制器中串口1和串口2的DMA方式收发数据实现方法。通过使用DMA(直接内存访问)技术,可以显著减少CPU的负担,尤其是在高波特率的情况下,效果尤为明显。本方法还结合了定时器和串口数据空闲中断,能够接收任意大小的数据包,并将接收到的数据拷贝到缓冲区,供其他程序处理。
功能特点
- DMA方式收发数据:通过DMA技术,实现串口数据的直接内存访问,减少CPU的负担。
- 定时器定时查询:使用定时器定时查询DMA接收到的数据,确保数据的实时性。
- 数据空闲中断:当串口数据空闲时,触发中断,将接收到的数据拷贝到缓冲区。
- 任意大小数据包接收:能够接收任意大小的数据包,灵活应对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。
- 低CPU占用:本方法占用CPU时间极少,尤其在高波特率时,效果更加明显。
使用方法
- 配置串口:在STM32的初始化代码中,配置串口1和串口2的相关参数,包括波特率、数据位、停止位等。
- 配置DMA:配置DMA通道,使其与串口1和串口2关联,并设置DMA的传输方向(从外设到内存或从内存到外设)。
- 配置定时器:配置定时器,设置定时查询DMA接收数据的频率。
- 编写中断处理函数:编写串口数据空闲中断处理函数,在中断触发时将DMA接收到的数据拷贝到缓冲区。
- 数据处理:在主程序或其他任务中,处理从缓冲区中读取的数据。
注意事项
- DMA配置:确保DMA的配置正确,避免数据传输错误。
- 缓冲区管理:合理管理缓冲区的大小,避免数据溢出或丢失。
- 中断优先级:根据实际需求,合理设置中断优先级,避免中断嵌套或丢失。
适用场景
本方法适用于需要高效率、低CPU占用的串口数据收发场景,尤其适用于高波特率的数据传输,如工业控制、通信设备等。
总结
通过使用DMA方式进行串口数据收发,结合定时器和数据空闲中断,本方法能够实现高效、低延迟的数据传输,适用于各种需要高效率串口通信的应用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