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M32巡线小车PID算法代码

2020-05-17

STM32巡线小车PID算法代码

项目简介

本项目基于高性能的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,设计实现了一款智能巡线小车。该小车利用L298N电机驱动模块控制两个直流电机的运转,通过三个高灵敏度的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信息,确保小车能够精准地沿预设黑线行驶。系统供电来自两节3.2V锂电池串联,保证了足够的续航能力。此外,小车还扩展了超声波测距模块及显示屏模块,进一步提升了其功能性与交互性。

程序采用经典且高效的C语言编程,确保了代码的可读性和执行效率。整个系统的数据流清晰高效,具体流程如下:

  • 传感器->ADC->DMA->RAM->PID控制器->PWM->L298N->直流电机

巡线原理

此项目的灵魂在于PID(比例-积分-微分)控制算法的应用,它能有效调节小车对于路径偏离的响应速度和精度。PID算法根据从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动态调整电机的转速,实现对小车方向的精确控制。红外传感器利用黑白颜色对红外光反射差异的特性,来探测线路的变化,确保小车稳定循迹。

制作巡线路径

简单便捷的方式是准备一张白色纸板(A4或更大),在其上铺设黑色电工胶带形成明确的线条,即可构成简单的测试跑道。这样的设置便于快速搭建实验环境,方便进行小车的调试与性能测试。

技术栈

  • 主控芯片:STM32F103C8T6
  • 电机驱动:L298N
  • 传感器:反射式红外传感器(3个)
  • 电源:2x3.2V锂电池(串联)
  • 外设:超声波模块,LCD显示屏
  • 编程语言:C语言
  • 数据处理:ADC+DMA传输到内存,PID逻辑处理

使用说明

  1. 编译与下载:请确保拥有STM32的相关开发环境,如STM32CubeIDE或Keil uVision。
  2. 硬件连接: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各部件,特别是传感器、电机驱动与其他附加模块。
  3. 参数调整:PID控制器的参数(P:比例系数, I:积分系数, D:微分系数)需要根据实际测试效果进行优化调整,以达到最佳的跟踪效果。
  4. 测试运行:在准备好的巡线跑道上进行测试,观察并记录小车的行驶轨迹,根据情况进行软件参数的微调。

注意事项

  • 在首次测试前,建议先验证单个组件的功能,如传感器是否正常响应、电机转动方向是否正确等。
  • PID参数的调整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,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试验。

欢迎贡献代码和分享你的改进经验,让我们共同探索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技术的奇妙世界!


以上就是关于STM32巡线小车PID算法代码项目的简要介绍。希望这份资料能帮助你深入理解和实践嵌入式开发,享受DIY的乐趣。

下载链接

STM32巡线小车PID算法代码